• broken image

    二零二三年十一月號 Issue 11

  • 編者的話

    文:路家

     

     

    人人都有權參與藝術。但藝術的平權涉及的除了是接觸藝術的權利,或許同樣重要的,是發聲的權利——藉着不同形式去表達各種想法的權利。在澳門,每年不乏大大小小的演出、展覽、藝術節、社區藝術計劃⋯⋯市民要欣賞藝術和了解藝術好像不難,但這種「熱鬧」的背後,也值得讓我們深思的是:藉着創作與觀演互動,我們有沒有帶出「平等」的思考?有沒有創造更平等的對話氛圍?還是只是流於表面,甚或強化主流的論述?

     

    今期我們訪問了兩位藝術工作者。他們從事不同範疇,但藉着藝術,帶出自己對於「平等」的思考。劇場工作者莫兆忠亦分享了他對於「人人可以參與藝術」的個人思考。

     

     

    「人人都可以參與藝術」,這毋庸置疑。但這並非一句口號,而是一個想要爭取的理想方向。但究竟要如何操作才能達到真的「平等」,當中的互動需要深思。

  • 焦點觀察

  • 藉藝術跨越、連結

    (節錄)

    文:路家

     

     

    《這是再好不過的年紀了》(下稱《這》)是藝團「梳打埠實驗工場」主辦的社區藝術計劃。計劃橫跨兩年,以延續性的藝術活動,旨在重啟長者的好奇心,激發想像力及創作活力,享受表達,實現Creative Aging(創意高齡)。藝團與不同的老人中心合作,除了舉辦「手捏茶杯班」、「創意身體舞動」工作坊等活動,又會組織到戶外拓染,甚至是街拍。

     

    黃詠詩表示,這些創作中很多時都是從長者的成長經歷尋找元素。據她觀察,對長者而言,「創作」二字可能很空泛,他們會因此卻步,加上不少長者以前是以勞動性工作為主,或是負責執行,因此一舉一動都習慣帶有目的性,所以他們通常會建議長者由自身的經歷開始。「所以那份創意,很多時都會結合了他們自己的人生。」例如《午後陽光》便是取材自一班長者的過去經歷。在這演出中,長者除了舞動,亦會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們會從舞蹈練習跟他們聊天,帶出他們一些個人故事,例如有些是遷移來澳的,有的以前耕田。我們會運用他們生活上的經驗,所以那種創意很多時是來自他們自身經歷。」

     

    「……一開始,不免也有許多自己的期待,但明白窯燒過程中,顏色會發生各種質變,可能會出來與原先設想不同的效果,大家似乎都很釋懷:『就像老小心生個仔/女出來、養大佢,大個都唔一定係你希望個款。就係咁囉!比佢自己大、自己生囉!』

     

    佩卿阿姨總是笑笑的,好像是因為覺得自己『唔識』,所以格外謙虛。完工後,佩卿說道:『將它整出來,是不需要什麼『規矩』的,只要大膽點去嘗試,無論如何都可以整到好好睇睇。』……」導師之一、藝術工作者川井深一這樣紀錄一次的手捏茶杯班。
     
     

    * 相片來源:

    「Soda-City Experimental Workshop 梳打埠實驗工場」臉書專頁

     

    (全文可於紙本閱覽。)

  • 用藝術討論平等

    (不)可能的烏托邦語言

    (節錄)

    文:路家

     

     

    媽打沙律畢業於波蘭克拉科夫美術學院和柏林藝術大學,她的藝術實踐涵蓋記憶文化、紡織、錄像、社區和公共藝術等等,而來自澳門的張健文是柏林自由大學視覺人類學家博士生,專注於語言(逆向)學習。二人自2021年以來,一直透過創作把織物和文字聯繫。今次的活動是二人之前在柏林組織的偶發藝術活動的延伸,亦是第三屆「藝文薈澳」的本地策展計劃《致__的啟示錄》的延伸活動。活動以「集體造字練習」為主,參加者創作自己的文字,並猜想其他人的造字有何含義。過程中觀眾創造了例如「天人合一」、「烏托邦語言」、「相逢何必曾相識」等意涵的文字,而這些創作將於張建民和媽打沙律明年在德國紐倫堡的「克拉科夫之家」的展覽中展出。「藝術家希望透過參與式的活動,讓觀眾了解到,即使是一個人,也可以創造和分享一種語言。」策展的「埋欄文化」在Facebook帖文中介紹道。

     

    據埋欄文化介紹,媽打沙律和張健文在《致__的啟示錄》的委約作品《啟示》(織物及小冊子)中,「試圖中和(而非顛倒)類別(categories)及其之間的差異,我們一直在創作和收集『烏托邦語言』符號、形式和表意文字的虛構意義,其最終目的是在重構、解構虛、實語言的過程中不斷反思」。

     

    「如果烏托邦反映出的是某種無法實現的理想,那也許也是因為難以想像的事物樂趣,與聽起來的相反,其實也具有一定的實質作用。筆者曾思考(藝術)烏托邦是否可移植到澳門,究竟這可能成為一個排斥他人的地方(畢竟語言在能有效使用時是基本包容的,否則排他),還是一個向所有人張開懷抱的空間。」
     

    * 相片來源:「埋欄文化」臉書專頁

     

    (全文可於紙本閱覽。)

  • 人人.參與.藝術?

    (節錄)

    文:莫兆忠,劇場工作者

     

     

    「參與藝術」已經是一個話語權的問題。政府的、企業的、藝術家的「藝術」,定義有多少重合或者有多少是不同的?當我們希望「人人」、「參與」、「藝術」便好似在定義,人應該參與怎樣的藝術,不應參與另一種藝術(或者在另一種藝術活動中不算是參與藝術)。

     

    經常有人說「高手在民間」,放在藝術的角度,即是有種藝術在日常生活中深藏不露,那麼我們讓人參與藝術,是叫人參加「我的藝術」?還是應該讓人發現生活中的藝術?

     

    很明顯,從整體社會的趨勢來講,誰聲大誰有財有力,便愈能掌握「什麼是藝術」的話語權,而且可讓很多人來參與,讓他們覺得這就是參與藝術了。有些事情明明在你們這些藝術工作者眼中是很難看的,但你要「搵食」便去參與,即使你不參與或沒份參與,但看見這麼多人都樂在其中、打卡,你好意說你自己做的才是「藝術」嗎? 

     

    (全文可於紙本閱覽。)

  • 遠方現場

  • 霸道總裁 is overrated

     

    文:李雅瑜(英國)

    Mind the Gap 劇團藝術總監

     

     

    大家讀書時有沒有參加過領袖訓練?是不是大都主要關於辯論分析、分組合作?比較好玩的應還有野外歷奇或戲劇吧?我從小就以為一個好領袖最重要的條件是能言善辯,擔當壓力為大家解決問題。原來我一直都錯重點。可能這是上一代的標準,又或許在某些界別仍是不二法則,但至少在創意產業及文化藝術中,最重要的領袖技能不是講而是聽,不是提供答案而是問對的問題。

     

    如果你希望用文化藝術界入社會並帶來改變,你應該已發現單是用作品說話並不夠。拿disability inclusion做例子:一個以共融為題的作品如何令社會更包容不同能力人士?優秀作品當然能感動人心,做到教育效果及道德感召。然後呢?劇場裡本身inclusive嗎?台上有不同能力演員嗎?他們需要什麼才能站到台上?提供了通達服務等於有多元觀眾嗎?照顧者、社工或機構有什麼角色?場地前台能提供協助嗎?當我們更廣更闊地問問題,便會發現越來越來需要去聆聽的聲音,更理想的是在探究過程中能找到不同界別的盟友。問題中的人和事環環相扣,只要我們明白每個人的處境,從多個角度面對,我們領導的計劃才能令當中的人推進一步。

     

    「用心聆聽」被用得太多已成為一個tagline,但其實是一種可以練習的技巧。霸道總裁這種形象還是留在大家ff好了,要真正帶領改變,我們一定要從好好聆聽開始。

  • 相互學習的空間

    文:梁海彬(新加坡)

    新加坡劇場工作者

     

     

    瑪雅舞蹈劇場(Maya Dance Theatre)成立於2007年,其舞蹈風格多以印度婆羅多舞蹈融合現代舞演出。20餘年來,其舞團藝術總監卡維莎.克里希納除了經營舞團,每週也會到新加坡唐氏綜合症協會,通過舞蹈與藝術,與特殊需求的孩童交流。她也曾為這些唐氏綜合症孩子們編舞,邀請他們在瑪雅舞蹈劇場的專業演出平台“Release”呈現舞蹈“Small Steps”。

     

    2018年,卡維莎.克里希納為舞團成立了一個多元舞者群Diverse Abilities Dance Collective(以下簡稱DADC)。DADC是一個社會倡議項目,旨在為殘疾人士和藝術創作者創造共存的空間。DADC最初成立時有8名成員:6名唐氏綜合症始創成員,以及2位舞團的專業舞者。多年下來,如今他們共有14名舞者成員,其中有8位唐氏綜合症成員。DADC也為特殊需求者賦權,讓他們有機會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例如藝術管理、藝術行政等。

     

    2014年,全職攝影師呂晴文受新加坡的慈善組織「連氏基金」邀請,為弱勢孩童進行跟幼兒有關的項目,於是構思了「蓋世小英雄」(Superhero Me)的企劃。她讓來自低收入家庭和殘疾兒童想像自己想成為什麼超級英雄,進而動手進行藝術創作,把自己打扮成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為期3個月的企劃結束後,呂晴文申請讓「蓋世小英雄」成為非牟利機構。作為包容性社區藝術組織,多年來擴展到其他的集體藝術創作形式和工程,與多個藝術團體合作,讓孩子們接觸木工、學習樂器、戲劇表演,等等。通過手工與藝術的互動,「蓋世小英雄」提倡具包容性的平台,讓特需孩子、殘疾孩子、以及身體健全的孩子們無隔閡地相處、交流。

     

    呂晴文曾於2022年受邀參與香港藝術通達國際研討會進行分享;2023年4月,卡維莎.克里希納曾參與香港展能藝術會的無限亮網上圓桌討論,探討共融藝術的跨界合作。在「蓋世小英雄」和「DADC」多年的實踐中可見:所謂「藝術共融」,不僅是藝術家走入特定社群為其服務,也不僅是讓弱勢群體有機會接觸藝術而已——兩者致力落實的,是如何讓不同能力人士共處,如何讓不同背景的人們欣賞彼此的不同、接納彼此的不同。通過藝術,致力打破標籤和刻板印象,讓能力有差異的人們能夠共享資源、發展自我。

     

    「DADC」和「蓋世小英雄」並非為我們展示一個公平社會的楷模,而是通過不斷努力和學習的過程,展示如何邁向公平社會——而這或許更為可貴。

     

    * 相片來源:「MAYA DANCE THEATRE 」臉書專頁

  • 劇場正邁向新(形式)時代

     

    文:鄧世昌(香港/臺灣)

    編劇,黑目鳥劇團藝術總監

     

     

      上月前往欣賞臺南藝術節節目,在眾多表演活動中,我欣賞的是比利時劇團Ontroerend Goed《我們不就正在邁向新時代》(以下簡稱《我》),亦是臺南藝術節中唯一一個外國演出團體的表演節目。臺南藝術節由本年10月中舉辦至12月初,節目類型包括講座、工作坊、展覽、舞蹈、街頭藝術、布袋戲、歌仔戲、兒童劇、偶戲、戲劇及音樂劇,種類繁多豐富,這期間臺南藝術氣氛相當濃郁。特別一提,除了《我》之外,節目更有香港創作人的蹤跡,其一是由剛加入台灣劇團「天照光創作體」,現為該團之全職駐團編劇的香港資深劇作家鄭國偉。他於早前憑《曖昧》一劇獲得2023上海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編劇」大獎,這次重編轉譯的是他另一個作品《好日子》,另一位是茹國烈先生近年大熱、周遊列國宣講題為「當記憶成為文化—歷史城市的可能性」的大師系列講座。

     

      回到今次欣賞的作品,比利時Ontroerend Goed曾經在香港及澳門演出數個劇目,包括:《打擂台》(2015),《金錢世界》(2019)及《TM》(2022),都是跟香港藝術節合作。《我》是該團首次來台的另一個在歐洲好評如潮獲獎作品。Ontroerend Goed成立於2001年,作品偏重形式與內容的結合,經常被評價為尖銳獨到,演出形式經常需要觀眾去參與,其中一個最廣為人談論的是於演出《觀眾》中,演員於演出中途突然對準其中一位女性觀眾要求她張開雙腿,其餘觀眾即時「被參與」演出,是阻止、沉默抑或離場,現場觀眾需要即時作出反應。劇團的另一特色是以「遊戲」作為演出形式,在《金錢世界》中觀眾被安排分開坐上賭枱,即時參與一場投資遊戲,沉浸在經濟市場內,經歷著情緒高低起伏。

     

      《我》劇並沒有互動或沉浸,但在表演形式上卻跟觀眾玩了一場遊戲,下半的表演是上半場的倒帶,以錄像呈現,前半段的演出演員們會有如像錄影帶倒帶般的身體表演。演出完結後恰巧導演Alexander Devriendt 在劇院大堂跟觀眾聊天,我趁機訪問,他提到跟團隊花了很多時間在身體動作表演的研究,更向我即時示範,假如一個人要表演得像錄影帶倒帶的身體動作,應該如何調整等等。從他的回應感受到,團隊為了成就這個表演的形式,花了非一般的心力和表演鍛練。

     

      在網上查看,發現明年Ontroerend Goed將再次到香港演出兩個新劇目《一個人的微笑》及《一個人的遊戲》,宣傳上寫「打破觀眾與演員之間的牆,拆開劇場、遊戲、體驗、表演的形式框架,把觀眾變成真正的主角」,對這類表演有興趣的觀眾萬勿錯過。

     

    * 相片來源:「Ontroerend Goed 」臉書專頁 

  • The Âtre 生活

  • 文化盛事的平權配套

    (節錄)

     

    文:戴碧筠

     

     

    近月多項文化盛事在澳門舉行,其中「藝文薈澳」總參與觀眾超過1600萬人次,28個展覽場地全城開花,除舊區街巷外,在博物館、戶外廣場和大型渡假村舉行的展覽有提供無障礙硬件,大會亦設「藝賞遊」導賞路線,以專車接載個人或來自學校、社團和社服機構的團體,串連參觀主場展及其中3個分散各區的公共藝術展、城巿館、特展或本地藝術家邀請展,32場藝賞遊為不同能力和出行需求的人士提供了穿梭城市的便利,以及專人引領解說的導賞服務,促進社會大眾平等接觸文化的機會。

     

    而第35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及「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兩項品牌節慶,則以演出走進社區的方式,將表演藝術從精英文化場域帶到公眾視野,創造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連結,打破文化專屬於有錢有閒階級的刻板印象。音樂節在戶外公共空間舉行多場結合音樂和戲劇元素的流動展演,以及富有趣味、串連現場音樂演奏與髮型設計體驗的「流動音樂理髮店」;中葡文化藝術節則與銀河娛樂集團合作,在社區廣場和博企戶外場地邀請內地和葡語國家的舞者表演地區傳統歌舞,展現文化特色。這些由文化節慶延伸的社區演出,將藝文節目移師到普羅大眾及不同能力人士都能輕鬆參與的休閒空間,讓大眾看見城市多元文化共存的人文景觀,提高居民主動參與和獲取親近的公共文化資源的興趣。

     

    就上述觀察,目前本澳大型藝文活動的近用性與無障礙服務規劃,某程度上有顧及身心障礙人士及精英階級以外的族群,提供便利參與文化生活的機會,拉近文化生活與大眾的距離。可惜的是,在有、有效與足夠之間還是存在質與量的差別,例如上述文化盛事、節慶的網站和指南,均沒有無障礙服務專區或列明無障礙資訊,例如輪椅觀賞區、手語翻譯等的安排,亦沒有提供轉譯成簡單易懂圖文說明的易讀手冊,這不僅反映藝文薈澳、澳門國際音樂節或中葡文化藝術節對資訊交流無障礙的重視程度,亦是文化平權議題長期以來在澳門藝文界的縮影。

     

    * 相片來源:「IC Art 藝文棧 」臉書專頁